2003年振興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
2003年9月10日,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,提出了振興東北地區的指導思想、原則、任務以及政策措施。
2004年“國九條”頒布
2004年1月31日,《國務院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》頒布,明確指出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對中國實現21世紀頭20年國民經濟翻兩番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。
2004年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
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于2004年8月26日和9月21日成立。兩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。
2004年保護私有財產入憲
2004年3月14日,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第四次憲法修正案,“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”、“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”等內容寫入憲法。它適應了保護私有財產的客觀需要,擴大了私有財產的保護范圍,進一步完善了私有財產保護制度。加強對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的保護,有利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,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;有利于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,推進依法治國;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,全面建設小康社會。
2005年農業稅條例廢止
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《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》,新中國實施了近50年的農業稅條例被依法廢止,一個在中國延續兩千多年的稅種宣告終結。
2005年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
2005年10月11日,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《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》,明確了今后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和行動綱領,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,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“三農”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啟動
經過國務院批準,中國證監會2005年4月29日發布了《關于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》,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。
2006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
2006年10月8日-11日舉行的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了《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》。在我們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把“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”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明確提出。
2007年《物權法》出臺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》于2007年3月16日由十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通過,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。
2007年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
科學發展觀,其內涵是全面、協調、可持續的發展觀,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,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,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、毛澤東思想、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,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,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。將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,這是黨的十七大對科學發展觀作出的科學定位,也是黨的十七大的一個重要歷史貢獻。